【#Ching推介】M+博物館開幕熱潮,20萬個小泥人背後的故事
號稱「亞洲首間全球性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」的M+,總面積達6.5萬平方米,設6個主要專題展覽、近6500件藏品,連建築本身都是一件藝術品。這間廣告經費巨大、舖天蓋地式宣傳的 #西九龍文化區 M+博物館11月12日終於開幕,市民爭相入場參觀打卡,當中最為人留意的其中一個展品,絕對會是滿是小泥人的大房間,但大家又是否知道背後的故事呢?
小泥人大意義?
此作品名為《#亞洲土地》,是由英國當代雕塑大師安東尼.葛姆雷(Antony Gormley)所創作。2003年他邀請象山村(現廣州市花東鎮)約300位老少居民,花了5天時間製作了約20萬個泥人。當時他只提出了3個簡單要求:一、泥人要如手掌大小;二、泥人可站立;三、泥人要有兩隻眼睛,其他部份均可以讓創作者自由發揮,從而製作出《亞洲土地》。
作品有趣之處是,參觀者需要從一道門框「窺探」作品,藝術品與參觀者的正常關係被顛倒,小泥人成千上萬雙眼睛就像注視著參觀者。
居民以當地陶泥捏製泥人
葛姆雷自1989年開始創作《#土地》系列,《亞洲土地》為其中之一件。作品系列源於葛姆雷覺得20世紀藝術家總是在工作室「孤軍作戰」,他想通過集體創作一件藝術品,來證明集體曾經存在在這個世界,其他版本的《土地》先後於澳洲、北美和南美、英國、歐洲製成,每到一地,他都會邀請居民以當地特有的陶泥親手捏製泥人,而今次於M+展出的《亞洲土地》,是該系列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作品。
葛姆雷以前最為人認識的,要數他常常「以人為本」創作,以人的雕塑在不同的空間、時間展現出不同的活力和生命力,例如1999年他試過以剛出生嬰兒的跪臥姿態,製作成一個鐵鑄雕塑《Iron Baby》,作品展出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偌大的中庭上,顯得十分脆弱微小,反映人類的本質。
文:肥妹記者 @fatgirl.insight
圖: StartChing
#StartChing#StartChange#hongkong#homekong#hkstory#business#startup#hkstartupers#dreamer#MadeInHK#Community#香港#香港人#追夢#創業#人物故事#M+ #博物館#藝術#藝術家#創作#雕塑#AntonyGormley#MuseumHK#museum#artWest Kowloon Cultural District 西九文化區
=====
【本月主題:與你共融】
=====
StartChing 的團隊是由幾位90後媒體人組成,希望用文字和影片分享本地追夢者的故事,一同成就彼此的夢想。
Follow其他社交平台: linktr.ee/startching
如欲與我們分享你的故事,歡迎電郵至:[email protected]